2011年10月12日 星期三

台灣就是中華民國--換個名字就能走出台灣的困局?

        綠營靈魂人物, 也是下一屆總統候選人的蔡英文, 發表"台灣就是中華民國, 中華民國就是台灣"新論述, 讓人眼睛為之一亮.  但到底屬選舉的策略運用居多, 台灣政治身份終極認定的成份則較少.  說新論述, 是指蔡氏首次以具體文子形容"中華民國".  其實, 不少政治人物都曾有過類似提法, 大抵是將台灣, 中華民國, 主權等字眼調前撥後, 創造新名詞.  經由多元討論, 嘗試讓台灣民眾更清析了解"我們現在是甚麼", 當然是好事, 對凝聚共識很有幫助. 但政治人物有其立場及選舉考量, 這些終究是政治操作的產物, 對化解台灣的長久困境則亳無助益. 
 
        為了台灣的正確名稱應叫甚麼, 朝野各方已激戰多年. 耍嘴皮拼口水戰本乃政治人物的專長, 卻扯來扯去始終抓不著重點!!
   
        其實, 叫甚麼名字並不重要, 重點在其本質為何. 台灣的長期困局, 不會因為改個名字, 或換個叫法, 即能迎刃而解.
  
        台灣的長期困局是甚麼呢? 是一個國際空間日益緊縮, 官方關係逐漸喪失的困局. 在大多數外交場合, 既不能以"中華民國"的名義代表"中國", 亦無法以新的"台灣國"代表自己. 在主流國際舞台上, 僅能以一折衷式"中華台北"來應付. 然多屬非官方性質, 無法發揮正常外交功能, 亦難以開展各項外交工作. 台灣在國際間, 未能有效行使與其政治身份相對應的代表權. 這一點, 台灣民眾均有深切體會.
 
        稍加觀察即不難發現, 震天價響的維護國家尊嚴, 堅持台灣主體性的呼聲, 不正是對中共外交封殺的反彈麼?  隨著外交據點的逐一失守, 此一聲浪越來越大, 可見兩者間有著絕對因果關係. 90年代台灣政治開始自由化, 本土意識跟著抬頭. 但邏輯上, 本土意識與獨立意識無絕對演繹關係. 民間正名制憲之議, 實乃中華民國喪失代表權後, 有識之士重新自我定位的一種努力. 經歷十多年的民主洗禮, 主權派已累積豐富的理論基礎, 諸如台灣地位未定論說, 中華民國政權外來說, 住民前途自決說, 兩岸政經水平差異說, 民主與專制對立說等等, 皆具一定說服力. 然深一層分析, 都不見得是急欲廢除一中的真正理由. 最大癥結仍在於中華民國在國際上沒有一個合適的身份, 才會激發各方反思獻策, 嘗試重新建立一個"我"的認知. 朝野菁英們, 鍥而不捨地為台灣找出路, 其義可嘉. 其主張是否可行, 則各方仍舊分歧.
   
        無論台灣是中華民國, 或中華民國是台灣, 抑台灣是獨立國家它的名字叫中華民國, 甚抑是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....等等, 不管說法如何變換, 關鍵仍在於: 台灣這塊土地的主權是否已與中國大陸切割, 兩岸是否已演變成主權各自獨立的兩個國家.
   
        如果認定它是, 則無論名字有多好聽, 皆難以繼續兩岸間的和平交往. 以主權分割的立場同對岸交涉, 必定死棋. 軍事上的衝突未必會有, 各項經貿交流必然停滯. 按照泛綠的思維, 既然老共鐵板一塊, 拒絕溝通, 就不必理會它, 也不必再協商或糾纏. 然而撇開中國大陸, 台灣有本事去搞自己的經貿第二線嗎? 西進或南進? 以前不也搞過嗎, 結果是無疾而終. 亞太營運中心?還沒開始就結束了. 依照這條道路走下去, 非但無法走出台灣的困局, 甚且會走進更艱難的局面. 美國的態度尤更重要. 它已公開表示過不承認一中一台(兩個獨立國家), 或兩個中國(兩個政府同時代表中國). 這個概念, 還未出門恐怕先收到美國的通牒了.
   
        如果認定它不是, 等於一中概念仍然有效, 就應據此設法協商, 將"中國"這個國家的代表權作合理分拆, 才是爭取外交空間最有效途徑. 老共亦未必輕易讓步, 但比起主權分割, 算是較易達成的目標. 無可否認, 一中前提不容易演繹出台灣主權獨立的概念, 每種方案有其侷限性, 但這並不表示它不可以擁有或者主張一個專屬的代表權, 玄機就在這裡!!
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 有見識的政治人物, 應知曉那些原則必需堅持, 而那些事情又可以變通.

        至於國台辦對綠營的指責, 係其一貫制式反應(它有那一次不抗議的), 就無須太在意了.
   
        綠營必係經深思熟慮, 認知到現階段擁抱中華民國的舊招牌, 對選情最為有利. 將來重新執政, 或局勢對其有利, 自會作一番概念借換, 以求突破. 同理, 在兩岸問題上, 若研判一中原則最有利於協商, 則何不暫時接受. 將來局勢變易, 對我更有利時, 再給它重新定義, 亦綽有餘也. 畢竟, 政治是實力的較量.
   
        一個殘酷的現實是: 中國大陸政經力量的崛起, 乃大勢所趨. 正面與它交涉已無可避免. 人大我小的局面裡, 唯有取之以智, 最忌卤莽衝動. 交涉則總有取有捨, 如何斟酌, 就看主事者的政治智慧了.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